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仙:一碗粥换来的福报

admin2个月前未分类74

在云雾缭绕的雁鸣山下,有个名叫石岭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叫阿木的年轻樵夫,父母早逝,守着半亩薄田和三间茅屋过活。这日寒露刚过,山风已带了刺骨的凉意,阿木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,踩着晨霜往密林深处走去。

‘咔——嚓——’斧头卡在老松树的结疤里,阿木抹了把汗,忽然听见树丛里传来窸窣声。拨开枯藤一看,竟是个白发老者蜷缩在落叶堆中,青灰的袍子沾满泥浆,干裂的嘴唇泛着不正常的紫红。阿木立刻解下腰间竹筒,将仅剩的温水喂给老人。

‘后生,我这把老骨头不值得你耽误砍柴。’老人睁开浑浊的眼睛。阿木却蹲下身:‘老伯,我背您下山。’说着把上午砍的柴火捆丢在了林子里。

破旧的土炕上,阿木翻出过年才舍得用的棉被。灶台前,他舀出最后半碗黄米熬粥,米香混着陈皮的味道飘满屋子。老人捧着粗瓷碗的手突然不再发抖:‘二十年了,你是头个把粮食分给陌生人的。’说着从袖中摸出粒红豆大小的种子。

当夜狂风大作,阿木被雷鸣惊醒,发现老人竟站在暴雨里。更骇人的是,那些砸在老人身上的雨点,在半空就化作了珍珠!‘好孩子,明日把这粒种子埋在西山坳。’老人将珍珠塞进阿木的鞋底,‘记住,见着穿蓑衣的不要说话,遇着戴斗笠的要行礼。’

三日后,阿木照做的地方长出了七株奇异的稻苗。秋收时每株竟结出九九八十一穗,粒粒金黄饱满。这事惊动了县衙,师爷带着衙役来抢粮种,却被突然飞来的山雀啄瞎了眼睛。后来人们说,那晚看见山巅有白鹿驮着老者踏月而去。

如今雁鸣山下的梯田里,还种着当年传来的‘七星稻’。村里老人常念叨:善心就像这稻种,看着只是小小一粒,埋进土里就能长出养活万民的粮。而阿木的茅屋原址上,不知何时立了座小小的石龛,龛前总有人放着新熬的米粥。

这年冬至,有个外乡货郎在石龛避雪,半夜见个穿蓑衣的老翁往粥碗里撒了把东西。天明时货郎发现,碗里冻住的粥竟变成了翡翠般的药膏,治好他女儿多年的恶疮。从此‘施粥龛’的香火更盛了,但最灵验的,还是那些真正心怀善念的人。

相关文章

木匠老张的传家宝:一把刻满乡愁的榫卯凳

在皖南青山坳的晨雾里,65岁的张木匠总在天光微亮时就推开他那间杉木老工坊的门。挂在墙上的36把凿刀被依次取下时,会发出风铃般的脆响,这是溪口村延续了百年的晨钟。去年冬至,省城来的建筑教授在祠堂里发现了...

善良的报偿:老木匠与神秘乞丐的奇遇

在一个名叫青溪村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木匠李大山。他手艺精湛却从不计较工钱,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'李叔'。这年冬天特别冷,腊月二十八那天,李叔正在给邻居王婶修漏风的门窗。'李叔您歇会儿吧,喝碗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古老传说

在云雾缭绕的秦岭深处,有个叫青石崖的小村庄。村里世代流传着一个关于守林人李大山和山神的故事,每当秋风卷着落叶扫过村口那棵千年银杏时,老人们总要指着树干上那道形似手掌的疤痕,讲述三十年前那个改变全村命运...

木匠阿福的报恩:一把会唱歌的木椅

在青石镇东头的槐树底下,常年摆着个不起眼的木匠摊子。摊主陈阿福是个四十出头的鳏夫,左手缺了三根手指,可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却能雕出会随风转动的风车、会自己点头的木头鸟。那年腊月特别冷,镇上的刘财主家要办喜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中精灵的报恩

在连绵的太行山脉深处,有个叫做青松坳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位年近六旬的守林人老周,他守护这片山林已经三十余载。老周总说:'树木和人一样,你对它好,它就会用满山的青翠回报你。'那年冬天格外寒冷,腊月里一场暴雪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:一碗粥换来的奇迹

在遥远的山脚下有一个名叫青溪村的小村庄,这里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磨坊主老周。他的磨坊是村里唯一的水磨坊,终日吱呀作响的水车轮子见证着三十年来村民们的悲欢离合。那年冬天特别寒冷,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夜,北风卷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