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匠阿福的报恩:一把会唱歌的木椅

admin1周前未分类19

在青石镇东头的槐树底下,常年摆着个不起眼的木匠摊子。摊主陈阿福是个四十出头的鳏夫,左手缺了三根手指,可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却能雕出会随风转动的风车、会自己点头的木头鸟。

那年腊月特别冷,镇上的刘财主家要办喜事,阿福接了个打陪嫁家具的活计。有天清早,他看见个穿单衣的乞丐蜷在自家屋檐下,怀里紧紧搂着个发烫的瓦罐。那乞丐脸上长着铜钱大的红斑,镇里人都躲着走。

'这瓦罐里炖的什么?'阿福递过去半个馍馍。乞丐不说话,只把瓦罐护得更紧。直到馍馍的香气飘出来,罐子里突然传出'喵'的一声——原来里头是只奄奄一息的玳瑁猫。

阿福把木匠棚让出半边,每天多蒸一笼杂粮馒头。第七天清晨,乞丐留下个用草茎编的猫形护身符,消失在大雪里。护身符的猫眼睛是用两颗红豆做的,阿福随手把它挂在了正在打磨的梳妆台上。

说来奇怪,刘家小姐出嫁那天,抬嫁妆的伙计们都说听见梳妆台在唱歌。那声音像风铃又像山泉,新娘子坐在妆台前梳头时,铜镜里竟映出她早逝生母的笑脸。这事一传十十传百,连县太爷都派人来打听。

第二年开春,镇上闹时疫。阿福把染病的人都接到木匠棚,用当年乞丐留下的草药方子熬汤药。最重的一个孩子高烧说胡话,非要抱着会唱歌的椅子才肯吃药。阿福连夜赶工,雕了把扶手刻满百灵鸟的靠椅。

当月光照在第三只鸟的眼睛上时,那把椅子真的唱起了歌谣。后来有人说,在药材铺掌柜的账本上,见过个红斑脸女人的画像,她怀里永远抱着只玳瑁猫。

如今青石镇的老槐树下,还摆着阿福徒弟开的木器店。店门口挂着把会随风唱歌的木风铃,铃铛底下坠着两颗褪色的红豆。过路的旅人要是驻足细听,能听见铃音里混着猫叫与药碾的声响,像段永远讲不完的故事。

(故事取材于湖州长兴县民间传说,当地木雕技艺与中医文化结合的真实历史背景)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守夜人:老张与流浪猫的十年温暖故事

在江南小城龙泉镇,有个被居民们亲切称为‘老张头’的守夜人。六十岁的张建国原本是纺织厂退休工人,十年前主动承担起看守老厂区的任务。没人想到,这个沉默寡言的男人会用十年光阴,谱写出一曲人与动物最动人的乐章...

善良的磨坊主与神秘乞丐:一碗粥换来的奇迹

在遥远的山脚下有一个名叫青溪村的小村庄,这里住着一位年过半百的磨坊主老周。他的磨坊是村里唯一的水磨坊,终日吱呀作响的水车轮子见证着三十年来村民们的悲欢离合。那年冬天特别寒冷,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夜,北风卷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狐仙:一段跨越人狐的报恩奇缘

在湘西群山深处有个叫青岩村的小村庄,这里流传着个温暖了百年的故事。村里八十岁的周老太爷总爱在榕树下给孩子们讲他祖父的奇遇,每当这时,连最调皮的孩子都会安静下来。那是光绪二十三年的寒冬,年轻樵夫周大山顶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老仙:一碗粥换来的福报

在云雾缭绕的雁鸣山下,有个名叫石岭的小村庄。村里住着个叫阿木的年轻樵夫,父母早逝,守着半亩薄田和三间茅屋过活。这日寒露刚过,山风已带了刺骨的凉意,阿木裹紧补丁摞补丁的棉袄,踩着晨霜往密林深处走去。‘咔...

善良的乞丐与知恩图报的商人

在江南一个古老的小镇上,住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乞丐。他无儿无女,每天靠乞讨为生,但镇上的人都知道,这位老乞丐有个特别的习惯——每次讨到铜钱,都会掰成两半,一半留给自己买馒头,另一半悄悄塞进镇东头一间破庙...

善良的守林人与山神的报恩:一个改变村庄命运的古老传说

在云雾缭绕的秦岭深处,有个叫青石崖的小村庄。村里世代流传着一个关于守林人李大山和山神的故事,每当秋风卷着落叶扫过村口那棵千年银杏时,老人们总要指着树干上那道形似手掌的疤痕,讲述三十年前那个改变全村命运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