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的报恩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座终年云雾缭绕的青峰山,山脚下住着个叫王老实的樵夫。这日清晨,他照例背着柴刀上山,却在半山腰的乱石堆里发现个摔断腿的白衣姑娘。
‘姑娘忍着点!’王老实撕下衣襟给她包扎,那布料刚碰到伤口就泛出莹莹绿光。原来这姑娘是山中修炼的茯苓仙子,为采晨露救人跌伤了元神。
三个月后,樵夫家破草房变成了青砖瓦屋。村民们都说半夜看见有白衣仙女往他家水缸里投灵芝。这日王老实推开米缸,发现缸底用露珠写着:‘七月十五山洪至’。
当天全村人跟着樵夫往高地撤离。暴雨中有人回头,看见滔天洪水在村口突然转向——水中若隐若现的白衣仙子,正用飘带引导洪流改道。
后来青峰山多了座香火鼎盛的茯苓庙,庙前总有一担捆得整整齐齐的柴火。有人说月圆时能看见穿补丁衣裳的老汉,跟白衣仙子坐在树梢分食野山楂呢。
——————
这故事在我们县里流传了百余年。直到2016年发洪水,下游李家村真有个叫王守诚的老人,凭祖传的山洪预警法子救了全村。记者采访时,他掏出本泛黄的《青峰山志》,扉页上有民国年间道士的批注:‘仙子报恩事或为杜撰,然山中茯苓药效殊异属实’。
去年我陪地质队考察,在青峰山北坡发现个天然泄洪道,走向恰似古籍记载的洪水改道路线。带队的教授笑着说:‘你们这儿的古人,倒比现代气象站还懂因地制宜。’
——————
最动人的是村里至今保留的习俗:每年腊月二十三,家家往山上送捆柴火。71岁的李阿婆说:‘哪有什么神仙哟,不过是教人记着:雪中送炭的情谊,能暖一百个冬天。’
如今山脚的扶贫车间专做茯苓饼,包装上印着白衣仙子的剪纸画。包装袋背面印着两行小字:‘善良是颗种子,能在最贫瘠的土地开出花来’。